最近在跟朋友討論專案的事情,對方有說明有困難的地方
不過我只回答:盡力就好
雖然目前能力不足,但是只要有用心就會被別人看見
而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最近除了忙工作上事外,還在忙自己的一些私事。所以常常晚上回到家都還在動腦袋想企畫的事。由於現在的訓練讓我會積極的去作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雖然體力一直常徊蕩在紅燈邊緣,但我就是忍不住想去試探自己的底限。到底是惰性不足還是真的到了底。
看著朋友對於自己想做的事之付出程度,一直讓我覺得佩服不已。在我沒任何預想前,去做一件沒有55分把握的事是不大可能的。但是要讓自己去完成這事就需要個動機。然後,有了開始便讓自己能夠照安排的進度去執行。
雖然規劃期蠻長的,也許老天想試驗我的耐力,在這時間內陸續出現許多新的挑戰。然後我必需用更細的時間切割與捨棄不是最緊急的事來換取進度的推行,老實說,真的很累。於公已經把運轉過熱的腦袋發揮它的效能,回到家又要去思考許許多多的環節與學習新的和未知的知識。有時候應該是休息時間時躺在床上都會因突然的想法讓自己從床上彈起來去記下這些內容。有時候會因此而失眠。現在想了一下,真正腦袋能休息時只有在運動和睡著時了。
然後協調著進度各個細節,也很高興朋友都能夠頂力幫忙,讓我可以順利串起來連繫的環節。然後今天跟朋友談到較深入的項目時,他反應了他的困難點。他擔心因為他的問題沒辦法有最好的表現而讓這個Case受到影響。而我聽完他的述說後,我回答她,盡力就好。
其實每個人的情況與環境都不同,為了能夠達到一個目標時會用各種代價來完成這項工作。不過能力有高有低,不一定人人都可以順利的達成他的目標,此時團隊的功能就發揮它的功用。如何截長補短,如何解決目前遇到的難題都是團隊中的人要互相幫忙的地方。
我自己也有發生過一樣的情況,在特定階段内就只能付出這麼多,要達到夢想中的結果可以確定是目前辦不到或是沒必要的代價時,我就會抱持著,盡力就好。試著讓自己用其它的努力去讓結果變的更好,更完美,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別人看出妳曾努力過的痕跡。
以前在跟一個同事說著為啥對方都不會選擇我時,他聽了後只回我一句,因為你不夠用心。常常有時候都會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夠了,但往往是遊刃有餘卻有所保留的付出。人是個敏感的動物,尤其是在自己所看重的事物上。所以自己常覺得有付出但在旁人眼中只是"不過如此而已"的感慨。
其實也不是在說朋友需要超越自己的能力範圍,而是要想這部份我能力僅此而已,是否有其它的途徑讓這目標也能順利的達成。思考如何變通也是成長的一環,而這些改變也可能會影響到標的達成與否。
不過我比較想瞭解自己的底限在哪,想去做自己想作卻真的可以做到的事情,凡事要是只一直想想就好就不會有突破的一天。我相信以後回想起時一定都會是正面評價而不是後悔不已。但是,我想身體健康還是會影響最大的關鍵吧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