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日本2011年度旅遊京都行-Day 3


日期:2011-09-12

本日行程路線一覽:
東橫INN四条大宮→京都車站→二条城通→神泉苑→二条城→二条城通→晴明神社→北野天滿宮→とようけ茶屋(食)→金閣寺→モリタ屋 四条猪熊本店(食)→東橫INN四条大宮




開始拿點其它的配菜,至於飯糰還是很不錯吃!

一早醒來後已經開始習慣在這邊的生活,這樣算是適應力強吧 XD   相對的當開始習慣之後就會開始選擇多樣點的早餐。慣性還是拿了杯咖啡喝,補充了一下咖啡因。一邊吃早餐看著外頭的光線變化著,今天是中秋節,但是我卻在國外,感覺非常的特別。


在帶上行李後,跟著大家拿了行李後走出去外面,天空中的雲朵還是蠻多的。我注意到天空上的雲移動的速度有加快的趨勢,看來白天的風會變大許多。


好像日本沒有放這個節日的假,路上上班上課的人變多了


今天的公車人明顯少了很多


由於坐錯車的關係,變成往京都車站的方向前進。搭車的人往常都不會少,但是特別的是一上車都有許多的空位,而我們得要坐到京都車站後再決定要改搭哪台車前往今天的第一個景點-神泉苑,意外的變成了短暫的第一次京都車站觀光。


京都車站靠郵局一景


下了車後,中肯王就跑去看了一下乘車資訊,而我就發揮了鄉下土包子的威,一直猛拍週圍的景色。其實對於這邊主要是聽老弟說過京都車站的種種。這次看來真的還蠻壯觀的,而且建築物很新。在往搭車站牌途中意外的看到了京都塔,看到雄偉的車站建築搭配著藍天,然後又在好天氣看到高聳的京都塔,感覺真的很新鮮。


往地下街與巨大候車亭一景,搭車站排分別在左右邊

利用三秒鐘抓拍了一下京都塔





其實我到這的3天內都沒聽到任何一聲喇叭聲,今天倒是聽到公車司機按了一下。後來中肯王跟我說,那是公車要超車越過停在路邊的汽車,提醒他注意一下。這點就跟中國人在的地方就不一樣了。中國人是喇叭像是卡住一樣按個沒停,台灣人就好一點,不過還是會有亂按喇叭的情況。我覺得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部分,看來中國人品德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進化一下......


我們坐到二条城通下車後,映入眼簾的就是長長的城牆與護城河,以往都是在電視、電影中看到,沒想到真實的感覺超棒的,而且是近距離觀看更是興奮阿!我以為會直接進去城內參觀,於是就連忙趕著拍城牆與護城河的部分。在順光的情況下,建築物搭配藍天都非常的棒。正當我拍到忘我時才被糾正是要先去神泉苑而不是城內...XD   所以就連忙跟上大家的步伐,往今天第一個景點-神泉苑。


二条城石碑

大門側拍,這是唯一有開放的大門,其它入口都是封起來的



神泉苑門口,很清淨的場所


也許是我們太早到了,整個庭院內只有一個爺爺帶著孫子在走動著。裡面的建築、橋墩的顏色都很鮮豔。對我這個啥都不懂的人來說,就一直猛按快門,希望可以多留下些記錄,也拍了些說明等事後再細細詳看就好。不過,京都的楓樹、梅樹很多,可惜來的時候不對,都只能看到綠油油的楓葉...


通往內庭與神社的地方,右邊是餐廳,左邊是景觀湖


主殿一景

法成橋,據說源義經走過的橋

善女龍王舍,祭祀善女龍王


開始變紅的楓葉,再晚個一個月應該就要紅了




離開了神泉苑後,我們正式的要準備進去聞名的二条城了。其實以前在玩遊戲時常常聽到這個城名。儘管是個靠近天皇的一個平城,單就看外圍就覺得這是個易攻難守的建築。如果說要攻城的話難度不會很高。再來是內部的構造也沒有足夠牽制敵人的設計,要我來守這城應該是直接破棄了 XD


古城。二条城門票GET~




扯遠了,回到正題 XDDD 在一早經過入口時,當時的遊客還沒很多。但是當我們從上一個地點回來後就多了不少人.....但是景還是要拍滴,不然太陽超大讓人潮暫時變少的空檔下,要拍到滿意的照片就格外有難度了。於是我就走進了如雷貫耳的二条城。


入口,由於出入口都是同一個,往來的人很多




不愧是在京都的城堡,每個門的裝飾和材質都很不一樣。多了厚實與隆重感。整個路上都是石子路,走在上頭實在不是很好踩,如果是騎馬或是草鞋的話又是另當別論了。看來這邊仍保留以前的設計,只是現代人走路很難走的 XD  圍繞城牆周圍是樹木與花草的造景,擋住了生硬的牆璧,反而有走入廣大庭院之感。


舊二條離宮的石碑

非常寬廣的空間,地上是用碎石鋪成的

繞著外頭的牆走去,才發現先到的是二之丸。看著人群從閣樓穿縮的身影就讓我不想進去 XD  所以沒有走到城堡內的觀看內部的設計。我想要是能在閣樓上拍出跟大和劇一樣的景觀才會有意義吧? 不過現在往外望去都是現代化建築,這個往外拍遠景的意義就不是很大了。所以便繼續往他的庭院繞著走。

前往二之丸的大門,很華麗又美觀的設計

二之丸全景,雖不是本丸但格局仍是一等

釣鐘,幕末政變時期中,聯絡城北所司代用的鐘


看著有被整修的庭院和屋舍,感覺到以城來說是算蠻小的,但是對於公卿常要來拜訪的地方就必須要由庭院來展現出寬闊和美麗的造景。可以想像到當時的人們在這邊走來走去的景象。


往內部庭院的小路一景

特別名勝-二之丸庭園

在繞過二之丸外圍後,又遇到了一道內城的護城河。這邊入口就沒像大門口那樣人流往來頻繁,在此就拍了些景觀的照片。碧綠的河水搭配藍天白牆有種清新感,在好天氣看著這些古蹟真是不錯。


渡過內城河的橋

內護城河一角

通往本丸的最後一道門,可以看到除了外牆外,還有一道高牆




過了內城的河道後,來到曾經是天守閣的地方。會說是曾經的原因是該建築被雷擊後就燒光了,而曾經壯觀的天守閣如今也只剩下階梯和空蕩的地基。我走在周圍觀看了一下,的確是可以看到內外城和全城分布的一個制高點。可惜它已經不在了就是。


本丸內庭園一景

樓梯盡頭應是矗立的天守閣,不過一切都已成過去

在離開天守閣後往內走去就是本丸了。不過沒有開放就是。我們順著路往出口走去,途中經過了石頭造景-加賀七石。不過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 XD  再經過二之丸的圍牆後就準備離開前往下一個景點。


二条城本丸正門口

加賀七石

圍繞二之丸的圍牆



離開了二条城後,我們前往第三個景點-"晴明神社"。對于晴明的印象,就是從小說或是漫畫的陰陽師開始。在平安時代中,除了天皇所在的地方外都是荒廢和悲慘的世界。而對於產生的怨念和鬼怪,進行處理的就是陰陽師了。有關陰陽師的相關可以透過網路去尋找。以往只能在網頁上看到的,現在竟然可以親身前往參觀真的興奮異常阿。


神社最外圍的鳥居,可以看到上頭的五芒星

一條戾橋

晴明神社正門口





除了五星以外還可以看到太極圖案,其中的晴明井也是個很特別的部分。水流是從五星處匯集後再流了下來。在周圍的景物中也充滿了這類的圖案。由於大家都想拍一下這個景,所以就自動自發的排隊等著拍照。後頭來的遊客看到我們排隊也跟著排隊等著拍攝。我想在台灣應該沒人會乖乖排隊的吧 XD 


洗手的地方,這邊的神獸與神宮一樣都是龍


據說喝下流出來的水可以治百病

景頂是個五芒星

到了神舍內的正殿,正好有人在舉行儀式,為了不打擾進行的過程,所以就沒多拍些內部的照片。神社的左邊是晴明像,右邊是厄桃。大家連忙對這桃子又摸又合照的,看來大家都希望平安最好 XD


神社本殿一景

觸摸可以消除災厄的厄除桃

祈願繪馬掛置處

晴明銅像


在等著其它人採購時也順手帶了一下神社的煎茶。在遊客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離開了神社,前往下一個景點。


坐著公車,我們來到了北野天滿宮。這邊有很多的櫻花樹,不過...季節不對所以連影子也沒見著。前往主宮的道路兩旁都可以看到許多人捐的石燈籠,表面都會刻上燈的種類和捐獻者的名稱。當然也可以看到些歷史悠久的商人或是名人的姓名。


北野天滿宮鳥居

道路兩旁都是成對的石燈籠

天滿宮入口大門一景

這邊洗手的地方的野獸是牛

天滿宮門口一景


在天滿宮內可以看到許多祭祀用的道具,像是轎子等。這邊的裝飾很有華麗的感覺,燈座也都是用金色為主的設計,整個很有高貴感。不過因為不大,到處拍拍後就去找地方覓食中餐去了。


正殿一景

屋簷下掛著金黃的燈籠,非常高貴之感





中餐料理是用豆腐為主的とようけ茶屋。我點了沒有湯的豆腐套餐,基本上還蠻好吃的,尤其是用豆腐做的各種不同的食材更是可口。清淡又潤滑可口,甚為好吃。聽中肯王說以前是大排長龍的,今天運氣不錯,還沒排到就剛好可以近來用餐。不然又要在大太陽下排隊就慘了。


開胃菜就是豆腐!

除了飯跟醬菜外,其它料理都是豆腐做的

很滑嫩順口的清豆腐

小黃瓜+豆皮的涼拌

口感跟豆腐一樣的年糕 (?

用豆皮包的丸子,裡面是海鮮

應該是豆腐條(?左邊是澀的,右邊是甜的


用完餐後,我們前往下午最後一個景點:金閣寺。與銀閣寺不同的是,入口的長廊構造並不相同,顯得比較簡單且無法容易看到另一端的風景。彎延的道路像是隱藏似的讓人得渡過重重彎道才能一探究竟。


金閣寺入口牌示

金閣寺入口




走到湖邊就看到滿滿的人潮在拍著金閣寺的景色。雖然太陽這時正毒辣著曬著大家,人人還是一邊揮汗如雨、一邊構圖的拍攝中。拜有雲和藍天所賜,讓整個構圖上非常多元而不單調,讓我不禁按了好幾下快門。


金閣寺全景




隨著後段的坡道往上爬會經過幾個許願的地方。許多日本人都會在這投下硬幣並且祈求好運。不過我看到一對台灣夫妻卻以為要跟台灣一樣,把錢投到砵內才算是許願成功。當投進去後就在那大聲嚷嚷....整個山坡大家都安安靜靜的走著就他們的聲音特大。真是蠻丟臉的,到了異鄉卻無法入境隨俗只是顯得可悲與可笑罷了.....


後來搭車回到四条大宮後,我們便去昨天的モリタ屋赴約。這次吃的是涮涮鍋的套餐,很好吃的肉質與昨天的壽喜燒的牛肉一樣的美味。不過可惜的是好吃的肉太少,對我這愛肉的人來說真是不大夠 :P 不過梅酒沙瓦不錯喝,服務超日式 XD  果然在本地的各項指標都要比台灣要好上太多,這樣付錢才會覺得值回票價阿....


前菜,左邊是牛肉,右邊是蟹腳

梅酒沙瓦與沾食物的麻醬

ポン酢+大根おろ的調味料,口感很奇特

今日主餐-涮涮鍋

熟牛肉搭ポン酢+大根おろ,好吃!

熟牛肉搭麻醬,增加肉的甜度



由於晚餐沒有飽的感覺,所以回程想去小麥買個套餐回飯店吃。但是當我看到售價後就默默的又走了出來,因為整整是台灣售價接近四倍,而且還是最便宜的套餐 (倒地)  因為這樣所以轉去小七買了些麵包跟飲料。在那我買了台灣有的菠蘿麵包和一個新銷售的菠蘿麵包...想說吃吃看跟台灣的感覺如何。售價上,意外的價格接近台灣這邊的單價,我還以為要貴上個兩倍呢!


回去後一食用才發現,真的超好吃!台灣菠蘿上的奶酥都軟軟的,但是日本的是脆又有嚼勁!新款的是加上了細沙糖在表面,內容物改用像奶油狀的糖漿,這種感覺也很棒,對於喜歡吃甜的人來說可說是雙重享受呢!飲料方面,不管買哪些茶類飲品,都不會像台灣那樣很甜的茶。要說甜度的話,就日式無糖綠茶加上淡淡的甜味這樣,還蠻不錯喝的。


上了一下網打了一下混後就早點準備來睡,順便試試可以舒緩腳掌酸痛的"足休時間"貼布好不好用。